这小伙,当得起90后苗木人的标杆!_新闻中心_陕西千春园林景观有限公司
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57

陕西千春园林景观有限公司

园林规划与设计;苗木、花卉的培植及销售;园林、景观、道路绿化、河道治理、运动...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张若楠
  • 电话:13991869196
  • 手机:13991869196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这小伙,当得起90后苗木人的标杆!
新闻中心
这小伙,当得起90后苗木人的标杆!
发布时间:2020-09-0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52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在圈内,说起张若楠的名字,你可能没太多印象,但要是讲到那个“种了2000亩丛生红叶李的西安90后小伙”,很多人会说,哦!原来是他。

这一年,和我见面最多的人就是他。

去年冬天,初访张若楠,给我印象最深的,是他身上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。后来我们成了挚友,这一年里,大小会议、朋友聚会,碰了少说也有6、7面,越是深交,越能从他身上发现更多“闪光点”。能吃苦、善动手、谦逊、好学、对产品有极致的追求,以及洞悉市场的眼界和魄力。这些优点,因为集中在一个26岁的年轻人身上,显得尤为珍贵。

甚至让我觉得,这个低调的西安小伙,当得起年轻一代苗木人的标杆。

张若楠和他的丛生红叶李

圈里的前辈曾说:他能把一个最常规的品种,做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,并且做到这么大规模,确实不简单。

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张若楠,还在实习期就干起了园林工程,接手父亲的苗圃时,总共只有70亩地。那段时间,在苗圃的小平房里,支楞起两张板凳,就是他的床了。

做苗圃的第一桶金,是从金华进小杯苗,再到苗圃里换大杯赚来的。做小苗周转快,半年出一次货,一个大棚能赚8万。

一个年纪轻轻的大学生,选择做最辛苦的农业,身边的人都难以理解。有回同学来看他,他正从大棚出来,身上、脸上都是泥,同学玩笑说:“以前大学里挺风光的,为啥回来当个农民?。”

他笑而不语。

爱好越野的张若楠,大学里曾是一名运动健将

选择大规模发展丛生红叶李之前,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。2012年,他在别人苗圃里收了一批“长荒了”的丛生红叶李,经过两年培育,卖出了普通红叶李1.5倍的价格。初试的成功,让他发现了这块全新的市场需求,也确定了未来的方向。

随后数年,他试过了各种方法,请教了各路高人,最终培育出了理想树形的原生态丛生红叶李。这个故事我在《他从一片荒苗里,洞见未来趋势,六年建起2000亩单品丛生苗基地》一文中写过,感兴趣的可以看看,这里就不重复了。

从小苗开始经过多次修剪移栽的丛生苗

从12年到19年,做到了2000亩苗圃的张若楠,还是从前那个张若楠。

早上6点起床,6:40到院子里等工人,7点上工;晚上7点收工,7:30和工人在地里吃完饭,和负责苗圃管理的表哥、领工的老杨、管机械的老葛一起整理一天的工作,安排明天的各项事宜。10点过后,上楼睡觉。

除了苗圃的管理和销售,他最大的乐趣,就是开着车四处游学考察。到山东、河北的大苗圃里学习大型苗圃的机械化、标准化管理;跑贵州、四川、甘肃发掘目标市场的用苗趋势;到浙江、江苏学习创新的管理和营销模式。从我认识他的这小一年里,他已经出门不下二十次,跑了全国十多个省份。不仅自己跑得勤,他还经常带着苗圃的核心人员一起学习,管机械的老葛,在参观了山东的机械展会之后,回来就和张若楠一起捣鼓出一台自创的打药机。

每天的工作日志,都是满满的一张表

张若楠和老葛一起改装的打药机

丛生紫叶李单品的成功,加上他谦逊热情的个性,为他带来了极好的行业口碑。这一年里,隔三岔五就有一批高人大拿到他苗圃里参观、交流。 他也积极参加行业活动,今年6月由浙江绿龙联合十家单位发起的“中国丛生苗木产业联盟”,张若楠的陕西千春园林,也成为了副会长单位。

行业大咖纷纷“打卡”

中国丛生苗木产业联盟发起单位

眼前的成绩并未让他满足,对苗圃的未来,他有清晰的布局。

一是全面实现机械化管理。2000亩的苗圃,只有通过机械化来降低成本,才能在未来保持竞争力。

二是形成单品的产品梯队。现在10公分的有6000株,更多的还是中小规格,两三年后,从10公分到15公分,每年都有万株以上的产品可供销售。

三是在红叶李单品之外,形成自己的丛生产品系列。把培育丛生红叶李的心得,应用到其他适合做丛生的树种上,依然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。现在的千春园林苗圃,已在培育的就有丛生大叶女贞、丛生茶条槭、丛生黄金槐、丛生丝绵木等产品。只要适合做丛生,并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产品,他都会积极尝试。


千春园林苗圃基地

有个这样的朋友,还是蛮骄傲的事。
算起来,又有小一个月没见张若楠了。上次在成都,他带着我和树哥两口子,开着从机场租来的车,满大街找馆子吃火锅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再往前一个月,同样的场景和人物,是在武汉找小龙虾。这个欢蹦乱跳的小伙子,我总不担心会见不到他。不知哪天,哪个城市,又会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。

“哥,饿了吗 ?带你去吃biangbiang面!”